医学资讯

南京市第一医院成功完成体外心室辅助装置支持下复杂高危冠心病(CHIP)患者PCI治疗一例

随着心血管疾病谱的复杂化,合并多系统疾病的复杂高危冠心病(CHIP)患者的介入治疗面临巨大挑战。近期,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陈绍良教授、张俊杰教授带领下,在多学科协作下,成功为一名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实施了体外心室辅助装置(MoyoAssist®)支持下的CHIP-PCI手术。该案例充分展现了心擎医疗 MoyoAssist® 在高危患者介入治疗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关键作用,为类似病例的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病例资料


基本信息:男性,44岁,BMI 27.78kg/m²,因 “胸闷胸痛1年余,加重伴下肢水肿1月”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且已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CKD5期),规律透析1月。


检查结果


1. 实验室检查:提示多项指标异常,包括贫血(Hb 82 g/L)、肾功能严重受损(Cr 696.60 μmol/L,eGFR 7.51ml/min・1.73m²)、心功能严重不全(NT-proBNP>35000 pg/ml,BNP 3014.79pg/ml)、血脂紊乱(HDL 0.58mmol/L),粪便隐血弱阳性提示潜在消化道出血风险。

2. 心电图: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左室肥大及复极异常,提示心肌缺血及心脏结构改变。

3. 冠脉造影(CAG):冠脉病变严重且复杂 —— 左主干(LM)体部、尾部钙化伴 50-60% 狭窄;前降支(LAD)开口 50-60% 狭窄,近中段 70-80% 狭窄,第一对角支(D1)开口 90% 狭窄;回旋支(LCX)开口 70% 狭窄;右冠脉(RCA)全程弥漫斑块。

4. 心脏超声(UCG):左心及右房增大,二、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估测 PASP 83mmHg),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减低(LVEF=36%),提示心肌收缩能力严重受损。

5. 胸部 CT:双侧胸腔积液、双肺水肿合并炎症,提示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体液潴留及肺部受累。

6. 其他:下肢动脉 CTA 显示双下肢轻度动脉硬化及腹主动脉钙化,进一步提示全身血管病变。


诊断结果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

  • 心功能不全(NYHA 分级Ⅳ级,LVEF 36%)

  • 重度肺动脉高压

  • 高血压病

  • 2型糖尿病

  • 慢性肾脏病5期(规律透析)

  • 贫血


术前造影:LM末端分叉病变、LAD/D1分叉病变


手术策略


患者病情极为复杂:冠脉病变涉及左主干、多支分叉(LAD/D1、左主干末端),且存在严重钙化;心功能极差(LVEF 36%)、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终末期肾病,属于典型的 CHIP 病例,介入治疗中血流动力学崩溃风险极高。


经多学科团队(心内科、重症科ICU、心外科、麻醉科、肾内科)联合评估,决定采用 “MoyoAssist® 支持下一站式 CHIP-PCI” 方案:先通过 MoyoAssist® 建立体外循环支持,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再同期处理冠脉复杂病变,包括钙化病变及分叉病变;术后延续规律透析以保障肾功能。


手术过程


本次手术由张俊杰教授亲自指导并主刀,全程在 MoyoAssist® 保驾护航下精准推进:

1.生命支持系统建立:术中食道超声引导房间隔穿刺,引导经右股静脉及左股动脉置入 MoyoAssist®,导管至于左上肺静脉及左心房,建立稳定的体外循环支持;同期经左股静脉放置漂浮导管,实时监测肺动脉压力,为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确保手术安全底线。


TEE引导房间隔穿刺


TEE指导导管位置及功能评估


2. 冠脉介入操作:采用 7F XB 3.5 指引导管顺利到位后,将三根工作导丝分别精准送至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D1)和回旋支(LCX)。导丝通过后,LAD 出现短暂血流中断,但得益于 MoyoAssist® 的高效支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始终保持平稳,未出现血压、心率的大幅波动。球囊预扩张 LAD 病变后,血管内超声(IVUS)清晰显示其近段存在 270° 环形钙化,且钙化长度>5mm,属于高难度钙化病变。张俊杰教授团队果断采用 3.5mm 震波球囊反复扩张 80 次,术后 IVUS 确认钙化环成功断裂,为后续支架植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线造影:LAD导丝通过后,LAD血流中断


3. 复杂分叉病变处理:根据陈绍良教授制定的 DEFINITION 标准,患者同时存在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及 LAD/D1 分叉病变,均属复杂分叉病变类型。结合患者左冠优势型、右冠细小的解剖特点,并基于 DEFINITION II 研究和 DKCRUSH 系列证据,张俊杰教授决定采用 DK CRUSH 术式依次处理两处分叉病变。在顺利完成 LAD/D1 分叉病变的 DK CRUSH 处理后,于左主干末端分叉进行 3.5mm 与 4.0mm 球囊对吻扩张时,患者心率自 70bpm 骤降至 45bpm。关键时刻,MoyoAssist® 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70mmHg 左右,为术者争取了从容操作的时间,最终顺利完成全部分叉病变的 DK CRUSH 操作。


4. 手术效果评估:最终造影结果显示冠脉血流通畅,病变得到有效改善;术后 IVUS 评估达到 ULTIMATE 研究优化标准,标志着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造影结果


术后转归


术后患者在 MoyoAssist® 辅助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恶化。经规律透析维持肾功能后,逐步撤离血管活性药物,术后 24 小时生命体征平稳,NT-proBNP 较术前显著下降,提示心功能改善。床边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改善。术后1周巩固GDMT治疗后患者平稳出院。


手术总结


病例挑战

该病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维度风险叠加:冠脉病变严重(左主干 + 多支分叉 + 钙化)、心功能极差(LVEF 36%)、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终末期肾病,任何操作失误均可能导致术中循环崩溃,传统 PCI 手术风险极高。


MoyoAssist® 的关键作用

MoyoAssist® 在术中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 血流动力学稳定器:在 LAD 血流中断、心率骤降等关键时刻,维持血压稳定,为术者提供安全操作窗口;

  • 心脏 “减负” 作用:通过体外循环分流部分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为术后心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 兼容多系统管理:与透析治疗协同,保障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张俊杰教授点评


本例手术的成功,核心在于三点:一是精准的术前评估,充分识别患者复杂分叉病变、严重钙化及潜在血流动力学风险,为 MoyoAssist® 的应用提供了明确指征;二是先进技术的协同应用,震波球囊破解钙化难题,DK CRUSH 术式处理分叉病变,再加上 MoyoAssist® 的‘生命护航’,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复杂病例解决方案;三是团队协作的默契,从冠脉手术医师、心衰管理医师、心脏超声医师、麻醉医师到ICU重症医师、心外科医师团队紧密高效联动,每一个环节的精准配合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张俊杰教授进一步强调:对于这类高危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传统 PCI 手术风险极高,而 MoyoAssist® 等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为我们搭建了‘血流动力学安全网’,让术者能够更从容地处理病变,这也是未来复杂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将继续积累经验,推动技术创新与多学科协作,为更多高危患者带来福音。


本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凸显了在高危患者治疗中,“先进设备 + 精准术式 + 团队协作” 模式的重要价值,为同类病例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


本文转载自:严道医声网

E-mail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推荐资讯

https://www.magassist.tech/medicine/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