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由广东医疗行业协会心脏血管外科学管理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衰中心承办的“Extra VAD®在心衰救治中的多学科协作与实践研讨会”在广州卡威尔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外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围绕体外心室辅助装置(Extra VAD®)的应用展开深度交流,为心衰救治的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亮点回顾
1. 大咖云集,共话心衰救治前沿
会议由黄劲松教授、谢少波教授、杨韶延先生共同主持,珠江医院王晓武教授作开场致辞,强调多学科协作对提升心衰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意义。
2. 国际视角:短期MCS的时机与选择
来自美国的I-Wen Wang教授分享了《短期机械循环支持(MCS)的时机与选择:美国视角》的专题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国际前沿的临床经验与创新理念。I-Wen Wang教授系统梳理了美国短期MCS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这类装置最初设计仅用于短期支持,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性能提升,已展现出中长期辅助的潜力,这一演变过程为国内急性心衰救治提供了重要启示。教授特别强调,MCS的应用时机是临床决策的关键。他通过分析美国多中心数据指出,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介入MCS支持可显著改善预后。I-Wen Wang教授还分享了美国在设备选择上的精细化策略,包括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器官功能评估及预后预期等因素,个性化匹配IABP、Impella或ECMO等不同支持方案的经验。
3. 本土实践:Extra VAD®的创新探索
黄劲松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 关于《体外心室辅助装置介绍及病例分享》专题报告,系统性地揭示了这项突破性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为国内机械循环支持领域的权威专家,黄劲松教授通过20分钟的精彩演讲,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技术原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详细介绍了体外心室辅助装置的技术原理并通过典型病例展示其临床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晓武教授则聚焦Extra VAD®在急性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新探索,他强调Extra VAD®的应用标志着我国急性心源性休克救治已经迈入"精准循环支持时代"。这一论断基于珠江医院近年来在危重心衰患者救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对多例危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危重心衰患者需要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反应性等多重因素,通过动态评估、精准干预和多学科协作,实现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治疗模式的转变。
4. 激烈讨论,碰撞思维火花
三场专题讨论环节中,陆军、罗林、刘云奇、单飞、胡名松等30余位多学科专家围绕技术难点、适应症选择及多学科协作展开热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第一节讨论嘉宾
第二节讨论嘉宾
第三节讨论嘉宾
会议总结
迈向心衰救治的精准化与协作化
王晓武教授在总结中指出,Extra VAD®作为心衰救治的重要工具,其规范化应用需依赖心脏外科、重症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本次会议通过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的结合,为提升我国心源性休克救治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在热烈的学术交流后落下帷幕,为未来心衰救治的跨学科发展埋下更多可能。珠江医院心衰中心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Extra VAD®等技术的普及与优化,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期待下一次相聚!
本文转载自:严道医声网